第一卷:少年行 第三十七章:伤逝-《大隋争龙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马革裹尸——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男儿当死于边野,以马革裹尸还葬耳,何能卧床死在女子手中邪!”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夫战,勇气也!

    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除了主帅杨素,没人料到晋阳城内守军会不堪一击。

    并州军马先是总兵官单贵前军大败,再是萧摩柯带领狼骑战殁,加上半月前蒲津关之役,士气早到了崩溃边缘。

    长于用兵的人,往往见微知著,善于抓住转瞬而逝的机会。

    尉缭子曾言:“百万之众不用命,不如万人之斗也。万人之斗不用命,不如百人之奋也。”

    后世戚继光也说,冷兵对战,百人有十人敢战,这就是强军;百人有二十人敢战,就可获胜;百人有五十人敢战,就可天下无敌。”

    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都是强调士气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高驷下令强攻,携大胜之威一举摧垮了城头守军士气,偌大的晋阳雄城竟被一鼓而下!

    攻城诸将明白过来后,无不顿足长叹,后悔没有去立军令状。

    杨玄感对这个父亲新收的义子真正重视起来。

    李密则把高驷当作了大敌。

    由于高开道和尉迟恭的及时弹压,城内动乱很快就平定了下去。

    杨素乘步撵入城,高驷、杨玄感和李密伴随,不多时就来到了汉王府前。

    门上牌匾面中间还有三个鎏金铸造“汉王府”大字。

    杨素不由冷哼一声,黄毛小儿也敢清君侧?

    “将军,您看,反王杨凉被俺活捉了!”伤愈归来的贺怀亮,引着队人马,拿住了汉王杨凉。大难不死,终于时来运转,立下大功劳。

    “国公,府库也点验完毕。” 王参军指挥者一干胥吏,忙的脚不沾地,知道下午才初步确定。

    杨素只是一念,就下令手下清点钱财、布帛和粮食。

    “国公,粗计有五铢钱两千三百万贯,黄金二千五百两,其中全是开皇年间囤积,有粮五万千四千石。”

    “唔,不想如此之多!”高驷听得都大为吃惊。

    杨素面不改色说着:“调出三成赏赐士卒,以杀敌功绩算,明日就论功行赏!”

    顿了一顿,又说着:“并州不能久乱,老夫在此坐等各地官民来降,把告令全部颁发下去,十日内不至者,尽诛之。”

    “遵命!”自然有官吏大声应着,监军裴钜也出面安抚人心。

    顿时,诸将人人欢喜,刀枪入鞘,同分钱粮。军令虽下,但士兵杀到兴起,个个凶狠如虎狼,城内居民全部遭到弹压,若是违抗,就被斩杀,冤死的也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到了第二曰上午,王参军奉命发放犒赏,府库中的钱粮、财帛都被运到点兵场上。 正式开发时,已经是中午,整个大军都是轰动了。

    高驷和李密一起带着文吏做监督,诸将看到这些缴获,俱是是一片欣喜。

    “赏赐宜早不宜迟,王先生,你立刻将五铢钱和布帛分好,按功劳簿上的名额下发,我下午就要论功行赏,犒赏壮士,准备好具体事物,不得有误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