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转过身看到一身龙袍袈裟的胖墩,更宛如白日见鬼! “皇上说的对。”赵御史捂着心口,焦急圆场,“郡主千万莫往心里去,莫往心里去啊……御子,还不向小郡主赔礼道歉?” 御子傻愣着,抬手指了指自己:“……我吗?” 为什么要赔礼道歉? 大周不是礼仪之邦吗?这还是个文官呢,怎如此是非不分? 他有些生气。 殊不知在场的文臣心里几乎快将庆隆帝骂了个透。 知道宸安郡主是个什么东西,还敢放她出来参加国宴?还披龙袍坐龙椅??他脑子没事儿吧! 这是能闹着玩的场合吗! 秦王也是个孬的,连个疯闺女都栓不好!活该被管的像孙子! 满殿无一人说话,但沉默震耳欲聋——只看表情就知道他们骂的有多脏。 秦九州没事人一样,坐在对面闲闲喝酒,连眼风都懒得往使团席上扫。 都是一群命不久矣的东西,不必在意形象与仪态影响到国家颜面,他权当今儿吃席来了。 “大周皇帝陛下。”武叶公皱起眉。 他看着龙椅上的庆隆帝,在确认了身份后,立刻质问:“我等自入大周境内,就频繁遭遇暗杀,一路被追杀来京,人人负伤,可贵国非但不以此给出解释,还放任幼童辱我御子,这究竟是何道理?” 他声音虚弱,语气却坚定有力。 文官们纵使心里发虚,也立刻准备拿出自己伪造的证据。 “刺杀?”二皇子温声一笑,“武叶公可有证据?” 看着面色微怔的武叶公,他笑了笑:“两国邦交不可轻忽,若无证据,只凭你们上下嘴皮一碰,就说自己遭遇刺杀,因此索要赔偿,未免吃相难看,贻笑大方。” 武叶公立刻便道:”我们出国时,使团足有一百六十九人,可如今只剩七十四人,还人人负伤,这难道不是铁证?” “倭国使团入我境内时甚至未曾发来国书,路程走至一半国书才到,我边境没有记载你具体入境人数,怎知你那死去的九十五人是否为莫须有的杜撰?” 武叶公一时被问住。 他们是在海上伪装海寇时,得知齐国发兵,临时起意出使谋好处的,国书自然后头才到。 如今却成了把柄。 第(2/3)页